纪监人手记丨坦荡写人生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鹤壁市纪委监委网站   

近日梦中依稀看见老爹田间忙碌的身影,醒来徒留伤感。

弹指一挥,老爹已辞世三载。回首过往,老爹质朴的一生始终激励我努力工作、生活。

上世纪60年代,老爹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毕业后错失了进城上班的机会。对此,老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心甘情愿留在了农村,一辈子耕耘一方天地。

在之前农业不发达的时代,种地是繁重的苦力活儿,收入也仅是养家糊口。但是,老爹愿意种地,种地于他而言不仅仅是职业,更多的是爱好。五十余年,无论是种蔬菜,还是种粮食,老爹把农民种地的本事练得驾轻就熟。从春到冬,种蔬菜没有闲时,育苗、施肥、浇水、打药,他井井有条。一年两季,麦子、玉米交替,播种、管理、收获,他忙而有序。渐渐地,村里以种地为生的人少了许多,但老爹热情依旧,始终没有抛弃6亩多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耕作。

老爹不善言辞,但是干活很认真,久而久之,在村里落了个实在人的评价。在机械化不发达的年代,到了秋收时节,除了干自家地里的活儿,他还帮舅家、姨家耕种。

一大早,老爹准备齐全农具,赶着牲口车直奔地头,他熟练地组装、调试农具,快速收拾停当,有节奏地喊起“驾驾——,喔喔——,吁吁——”,赶着牲口耕作。犁地过程中,老爹用力压着犁扶手,尽可能地深耕,让翻起来的土更多更松软。到了耙地这个环节,他首先看看地势,选好方向,然后稳稳地站在耙上,一面指挥着牲口,一面观察着高低,哪个地方高,就把土削下去,哪个地方低,就把土带过去,一点也不含糊。最后,再整体耙地块,直到平整、松软为止。有时候,舅舅都认为可以了,但老爹还坚持按他的标准干。

勤快是庄稼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老爹讲不出更多的道理,但总是实实在在把事情做好。

浇地需要排队,大中午、深夜干活是家常便饭。老爹有时在中午饿着肚子,冒着酷暑奔波;有时在深夜,顶着凛冽寒风,提前在地里等候。到了夏季蔬菜上市的高峰期,为了卖个好价格,他不惜早上四点多起床,装上满满一车西红柿、豆角、茄子,赶着牲口、顶着星辰,历经4个多小时的颠簸,跑四十里路,到与我市北部相邻的安阳市善应镇卖菜,忙活三四个小时,随即又匆匆返程。

五年前的一天,老爹把一个7万多元的存折给我,让我还房贷。我很是诧异,哪来这么大一笔积蓄?老爹平淡地说,开三轮摩托车收垃圾、干杂活攒下来的。我欲拒绝,但拗不过老爹,收下了这笔辛苦钱。

老爹是亿万农民中的平凡一员,我是千万纪检监察干部中普通的一份子。尽管两者职业涉及范畴大相径庭,但老爹的所作所为对我是莫大的激励。

我有幸两次融入纪检监察系统,不知不觉积蓄了12年的纪检监察情怀。随着工作的深入,我越来越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的神圣光荣,油然而生的荣誉感与日俱增,这也成为激励我牢记使命、勇毅前行的源动力。

和老爹一样,我在工作中也时刻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纪检监察干部肩负正风肃纪反腐的政治责任,执纪执法的尺子必须卡得准、卡得严。如果不能细致入微,怎能查清查透问题?如果不敢唱“黑脸”,怎能维护纪法威严?基层圈子小、熟人多,失去“认真”的防线,工作就会减效甚至变质。纪检监察干部担的是较真的使命,干的是较真的活儿,认真必须成为一种品质、一种操守。

同样,我认为勤勉是纪检监察干部做强做优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的关键。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永远吹响冲锋号,纪检监察干部使命如磐,责任如山,唯有勤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做到政治过硬;唯有勤勉履职,才能一体推动“三不腐”方针方略落细落地;唯有勤勉锤炼专业本领,才能遇难不畏难、知难敢破难。一勤天下无难事,纪检监察干部勤奋耕耘,必能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兰山”“腊子口”,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之路愈加平坦宽广。

干一行、爱一行。我坦然行走人生路,以往如此,将来依旧。(淇滨区纪委监委 郭建红)


上传:钟震

打印

版权所有:中共鹤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鹤壁市监察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09010477号豫公安备案号:41061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