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服务”持续优化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受益于厂房用地、资金需求、人才引育、生产原料等政策支持保障,项目从签约到建成投产仅用了8个月,我们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十足。”河南迅克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回访的淇县纪检监察干部激动地说。
这是该县纪委监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2023年,淇县纪委监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干部作风、助企纾困解难,持续擦亮淇县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开办跨省及全域通办特色专窗、异地代收代办畅通邮寄服务……一年来,淇县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出台一系列便民措施,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助力各类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我们建立可量化指数测评、常态化晾晒曝光、全程化督查考核机制,在全县推动形成看项目比进度谁更快、看作风比服务谁更优、看民意比成效谁更实的服务氛围,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淇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王文彬介绍。
持续健全的制度机制是贯通优化营商环境的“绿色通道”。该县纪委监委出台了《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年”活动工作方案》《助力营造宽松优质营商环境十项行动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既细又实的政策举措,统筹制定部门协调联动、信息化平台贯通融合、涉企问题直办、“室组地”联动监督、重点案件督办、激励担当作为等六项机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形成企业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的监督闭环。
改进工作作风,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请问业务办理顺利吗?对工作人员服务满意不满意?”这是淇县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暗访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窗口的一幕。
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为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突出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成立了15个专项监督检查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政务环境提升专项治理,重点查看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和工作作风,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作风问题,推动干部工作作风再改进、为民服务再提质。
在开展专项治理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进一步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推动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用好12345热线投诉、办不成事窗口投诉、电话回访等机制,引导办事企业、群众对窗口服务进行监督评价,以有力有效监督助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聚焦企业关切,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之所以要入驻淇县,是因为这里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位于淇县特种尼龙小镇的河南爱儿篮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培展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淇县在全省县级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多年保持前列,就是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柴培展来到淇县投资建厂。
该县纪委监委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持续深化“访企业、解难题、送温暖”活动,明确64名纪检监察干部担任企业“护航员”,深入15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45家重点项目开展走访活动。同时,量身定制《护航监督服务卡》,坚持每两月开展“一对一”护航监督,及时解决企业和项目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硬监督”助力提升全县营商环境“软实力”。
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该县纪委监委完善个人直办、专班分办、分类交办、单位承办“四办”工作机制,2023年共组织召开专题研判会6次,下达《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交办单》4份,推动解决企业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27个,督促职能部门整改涉企问题13个,跟踪督办问题线索5条。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淇县纪委监委将立足职责定位,锚定建设县域营商环境新标杆目标不动摇,找准切口、强化监督、靶向纠治,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为建设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县提供坚强保障。(淇县纪委监委 李娟)
上传|杜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