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谢云挺、河南分社记者孙清清对郾城区村(居)组织“阳光三权”体系建设情况实地采访调研。
上午,在市纪委副书记李乾、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孔德余及郾城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董晓凤等市区领导的陪同下,两名记者先后到李集镇老集村、李集村、李集镇“阳光三权”体系建设小组办公室、区“阳光三权”体系建设小组办公室、“阳光郾城网”网站采访了解“阳光三权”体系建设开展情况。在李集镇,谢云挺记者饶有兴趣地与当地村镇干部交流,详细询问村级各项事务处理的操作流程,认真翻阅了低保评审、危房改造、党员发展等村级事务相关档案资料,亲自登录“阳光郾城网”信息平台,点击查看全区各镇(街道)村党务村务公开、惠民资金、财务公开、发展党员情况、政策法规等数据录入和更新情况,初步对郾城区将“阳光三权”体系建设作为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机制的创新举措进行了肯定,也对此做法的整体可操作性、规范性进行了认可。
在下午的座谈会上,谢云挺记者兴致勃勃地与参会的部分镇长、镇纪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监委会主任进行交谈。就“村级权力运行及制约”、“村干部放权与工作开展”、“村支书与村主任的权力划分、关系处理”、“监委会主任发挥职能”、“镇纪委如何做好指导”、“阳光三权取得的具体实效”等话题,有针对性地与参会代表一一进行了互动交流。郾城区李集镇老集村党支部书记李耀亭说道:“以前是村主任把公章装在口袋里,村里的大小事自己说了算,如今实施了‘阳光三权’,把权力交给了党员、群众代表,让老百姓来表决,让权力公开透明,大小事不需再遮遮盖盖、偷偷摸摸了。”新店镇新店村党支部书记闫顺淼表达了自己看法:“以前是村支书与村主任关系不和,谁都想抢权,把权力揽到自己手里,有好事想着自己,造成班子不团结,群众有怨言,国家惠农补贴政策根本落实不到位,该享受的没享受到,不该享受的却作为炫耀的资本,群众是怨声连连,时间一长,逐渐对村干部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如今‘阳光三权’的推行,彻底让村干部放权,放权不等于无权,而是按照权力清单流程,将村级事务提请村‘两委’共同商议,权力更加有力度、有信服力。这样一来,村干部之间也不再争权夺利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是越来越少,现在村里开展工作,不需村干部再多做工作,就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像现在我村的‘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一告示村民,大家是积极响应,自觉清理门前街道杂物,如今我们村是村美人美呀!”新店镇郭寺村监委会主任韩春仙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干了三任监委会(前两任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主任,我知道肩上的重任,为了群众的利益,我不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也不怕村干部的指责,因为我是群众选出来的。只要是涉及侵害群众利益的,我一律不签字,作为监委会主任,我必须认真监督好村里的每一项事务公平公正地得到落实。”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座谈中,谢云挺记者边问边记录,对郾城区实施“阳光三权”运用权力清单流程图处理村务的具体做法及所取得的成效颇感兴趣。他表示,他将密切关注郾城区“阳光三权”运行情况,择时将“阳光三权”工作法在新华社媒体进行报道。(郾城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