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担使命,踔厉奋发谱新篇。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强化政治监督,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护航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风洛阳”微信公众号今起开设“‘纪’在2024”专题,报道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动实践。本期刊发“孟津篇”,敬请关注。
孟津:凝聚监督合力 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孟津区黄河湿地公园里,几只黑鹳时而振翅高飞,时而追逐嬉戏,为冬日的河洛大地注入了勃勃生机。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空闲时来这里散散步,感觉很好。”正在锻炼身体的王大妈高兴地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孟津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拥有59公里河岸线,是黄河生态的重要屏障、黄河安澜的重要节点、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工作部署落实落地,孟津区纪委监委印发《强化政治监督护航“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重要环节,细化明确监督重点、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以“清单式”监督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图为孟津区纪委监委督查组到黄河流域白鹤段实地走访,了解相关情况,收集生态保护相关问题线索。(吕晓鹏 摄)
孟津区纪委监委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内容,区纪委常委会定期召开监督工作会议,听取各单位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推动相关单位切实履行好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已开展联动监督检查20批次,发现问题28个,全部整改到位。
“从检测情况看,水质良好,但还要加强日常维护,确保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日前,在黄河孟津白鹤段,该区纪委监委会同生态环境工作人员抽查沿黄企业污水处理情况。
生态环境保护是系统工程,涉及责任主体多。该区纪委监委牵头成立联合监督组,完善人员联动、线索联商、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问题联解的“五联”工作机制,制定对点定界、逐点监督、定点督改“三步工作法”,分析研判生态环境保护各方责任落实情况,确保“监督链”各环节有效发挥作用;灵活采用下沉式、驻点式、贴身式、嵌入式、协同式等方式,深入开展黄河“清四乱”、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河渠综合整治、水污染防治、非法采砂整治等专项监督检查。
图为孟津区纪检监察干部到区发改委查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情况,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吕晓鹏 摄)
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探索实施“问题反馈—黄牌提醒—红牌惩戒”执纪问责工作机制。对监督检查中履责不力、问题突出、推进缓慢的及时反馈,督促问题整改;对整改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发送提醒函,亮黄牌提醒;对拒不整改、造成不良后果的亮红牌,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孟津段,是该区在前期黄河生态廊道基础上,打造的一条综合性文旅融合示范路。“我们督促职能部门结合孟津丰富的历史文化、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围绕群众增收增效、旅游景点开发、特色产业种植等模块,改善岭区交通环境,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该区纪委监委派驻交通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督查组采取“组组”联动监督模式,推动职能部门探索出“四好农村路+”模式,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串联起王铎故居、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小浪底、西霞院等景区,有力促进黄河沿线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监督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建章立制。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建立联合督查、线索移交、会商督办等机制,依托无人机巡查、遥感监测等科技手段,重点督查沿黄8个镇(街道)打击非法违法挖沙、捕捞等工作,并在涉案单位和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保等系统开展以案促改,制定整改措施,努力实现查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石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