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是底线,清廉是凝聚力,清廉更是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的底气。”近日,在洛阳市清廉洛阳建设工作推进会暨第一批清廉建设示范点表彰会议上,孟津区常袋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马其祥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自清廉洛阳建设实施以来,洛阳市纪委监委成立清廉洛阳建设工作专班,围绕清明政治引领、清廉政府提质、清正干部塑造、清朗社会构建“四大工程”,以机关、学校、医院、企业、村居等为载体,实施政治监督护航、监督促进提升、清廉机关创建等“十八项行动”,主动作为、靠前监督、精准发力,推动清廉洛阳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清廉洛阳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洛阳市纪委监委建立政治监督“清单+台账”工作机制,紧盯耕地保护,制定专项监督六项措施,下沉监督1200余次,推动全市整改率从28.9%提升至99.9%;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粮食购销领域、金融领域等专项监督治理,常态化推进涉黑涉恶惩腐打伞,整改问题430余个,处理处分176人。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清廉政府提质工程的根本目标。该市纪委监委围绕权力阳光运行、“放管服”提质增效、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关键环节,推动创新实施“容缺办理”“多评合一”等服务审批方式,在全省率先推行“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常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市县乡三级4717名助企干部包联6867家企业。
党员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以及党和政府形象。清正干部塑造重在严管厚爱,洛阳市纪委监委把从严管理监督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建立并动态更新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数据库,开展“涉网”问题专项治理,创新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实施能力作风“强筋壮骨”行动和严管严治“驱虫防病”行动,印发典型案例通报72期,观看庭审实况、忏悔录等警示教育39.8万人次;制定实施《整治不担当不作为实施方案》,建立“预警纠偏、联合监督、快速办理”三项机制,严查不担当不作为干部802人……通过加强对干部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推动形成广大党员群众心情舒畅、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创造“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干净的环境”。
清朗社会构建是清廉洛阳建设的基石。持续开展“讲家史、传家训、正家风、严家规”主题活动,聘请1.8万余名党员干部家属担任廉洁家风监督员,营造崇德治家、廉洁齐家浓厚氛围。举办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廉政教育”流动课堂,培训党员干部10.6万人次;制定实施《洛阳市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若干规定》,推行“一碗饭办一场大事”,推动形成文明节俭的良好乡风。
清风润河洛,花开满古都。清廉洛阳建设推进会上,30家第一批清廉洛阳建设示范点、255家清廉单元在全市清廉建设中脱颖而出,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生动局面,推动清廉单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洛阳“政务服务”单项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一,市场主体今年逆势增长4.76万户。
清风徐徐,晴空朗朗,环视河洛大地,“清廉”正在成为洛阳的鲜明底色。洛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推进清廉河南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深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把“清廉洛阳”品牌擦得更亮,让清风正气充盈河洛大地。(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