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驻市水利局纪检监察组在市直水利系统探索建立干部廉政档案,通过“四个廉政”新举措,切实做到干部选人考评有准确依据,执纪审查有丰富信息支撑,让执纪监督更加精准。
内容全覆盖,摸清“廉政家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在多方研讨及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探索设计了12项具体内容,力求全面详实摸清干部的“廉政家底”,提高廉政档案登记内容的实用性和精准性。
填报严要求,层层“廉政把关”。由被监督单位组织本人亲笔逐项填写,经主要领导签字把关后集中报送派驻纪检监察组,再由派驻纪检监察组重点监督核实了解层层把关,以确保廉政档案能够准确、详细地记录和反映党员干部的生活和工作轨迹。
管理强规范,动态“廉政记录”。实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档案”制度,档案建成后由派驻纪检监察组统一保管、专柜存放、专人管理。目前,已完成市直水利系统28处级干部、79名正科级干部的“双档案”建档存档工作,并适时抽查被监督单位副科级及以下干部廉政档案情况。动态管理、适时更新,对有关干部职务调整、违纪违规处理等情况及时补充完善,真正搭建起廉政动态监督的“记录仪”。
应用重实效,精准“廉政预警”。通过认真比对、仔细分析等,实现对党员干部的精准“画像”。及时发现干部廉政风险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切实发挥好廉政档案的“体检”预警作用,防止“带病提拔”,及时“治病救人”,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干部选拔任用及考核评优评先等提供依据和意见,用好廉政档案这个特殊“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