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南阳日报》丨托物话廉意 铸魂扬清风
发布时间: 2025-08-25 10:30 来源: 南阳日报
“文物话廉”,解码南阳文物中的廉洁文化

托物话廉意 铸魂扬清风 
《南阳日报》2025年8月25日5版

 清廉,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崇廉尚廉深植于人们心中,也始终在器物文明中薪火相传。

 今年6月份起,由南阳市纪委监委精心打造的“文物话廉”专题,在“学习强国”南阳学习平台、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清风南阳”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该专题以一个个短视频形式,展示南阳出土文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廉洁文化,赏文物、话清廉,以文化人、以廉润心。截至8月23日,该专题已在“学习强国”南阳学习平台推出12期,并先后被“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和全国总平台选用,让南阳廉洁文化覆盖面、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扩大,让南都廉风吹进千家万户、浸润大江南北。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地,有着2800多年的建城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地下文物埋藏十分丰富。为进一步挖掘南阳文物内涵,创新廉洁文化传播的方法路径,南阳市纪委监委精心打造“文物话廉”廉洁文化教育专题,用丰富、多元、可感的方式讲好南阳文物故事,提高廉洁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文物话廉”专题,是将南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该专题综合运用AI技术,依托南阳本地丰富的考古发现与博物馆馆藏资源,采用颇具本土特色的南阳月季卡通形象动漫主持人——“宛小廉”主讲,通过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廉洁故事,层层解码其中的廉洁思想,精心打磨讲解词,让观众在欣赏文物同时,潜移默化接受廉洁教育,推动廉洁文化古今交融、廉洁思想代际传承。

 “文物话廉”跳出传统说教框架,将南阳文物瑰宝转变为廉洁文化教育的“无言良师”,讲述着“廉为政本”“崇德尚廉”“持廉守正”的古老智慧与价值: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的云纹铜禁,承载着“酒以成礼、过则为灾”的治国智慧,其“禁酒”背后的底线要求对党员干部起到了警示意义;新野县樊集24号汉墓出土的泗水捞鼎画像砖提醒为官者要“以德治天下”;南阳市陈棚画像石墓出土的汉代博局镜,告诫使用者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安邦,必须遵守准则和法度……

 近年来,南阳市纪委监委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开展廉洁文化润心工程,相继实施革命文化淬炼行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行动、廉洁教育矩阵构建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如,立足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精心选取内乡县衙、花洲书院等体现南阳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场所,构建“清廉矩阵”;深挖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南阳市说唱团用三弦书、南阳鼓词、坠子等富有本地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廉润新征程”廉洁曲艺节目等,不断叫响“清廉南阳”廉洁文化品牌。(温凯)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