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纪检监察机关协作联动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淅川县召开。来自豫鄂陕三省的丹江口市、郧阳区、商南县、卢氏县、栾川县、西峡县及淅川县等七县(市、区)纪委监委负责同志齐聚丹江湖畔,共商水源区生态保护监督协作工作,交流守水护水监督经验,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凝聚纪检监察合力。南阳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宋卫国出席会议并致辞,淅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徐成旺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分上午实地观摩与下午会议研讨两阶段进行。上午,参会人员先后考察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淅川移民展览馆、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点位,直观感受淅川在水源保护、智慧监管、移民后续帮扶等方面的实践。下午会议聚焦协作联动机制建设进行了充分的会商研讨。
宋卫国指出,构建跨区域联动监督机制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南阳市纪委监委将从“全力支持机制建设、充分尊重基层首创、做好协调保障后盾”三方面,为协作联动机制运行创造条件,推动水源区各地压实生态环保政治责任。
徐成旺介绍了协作联动机制起草背景及核心内容。该机制围绕“强化政治监督、破解跨省监管难题”,提出七大协作举措: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建立联合监督机制、建立联合应急预警处置机制、建立执纪执法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协作机制、建立服务保障机制。
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同志依次发言,分享经验、提出建议,共同谋划出良好的协作前景。丹江口市出台《守水护水失职失责行为追究办法》,明确21项问责情形;栾川县将南水北调生态保护与黄河流域治理相结合,构建“督查—反馈—整改—复查”闭环;郧阳区将水质安全纳入“一把手”谈话内容,压实监管责任;商南县持续打响“碧水保卫战”;卢氏县建立“纪委监委+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合执法机制;西峡县创新“一看二问三查四督”工作法,提升涉水问题发现能力。各地做法各具特色,为联动机制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地方实践样本。
会议明确,下一步将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完善协作联动机制并印发施行。淅川县纪委监委将牵头推动七县市区加强沟通配合,把机制从“纸面上”落到“行动上”,通过常态化协同监督,破解水源区生态保护“多头管、管不好”“跨区管、难到位”等问题。
一江碧水,三省同心。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纪检监察机关从“各自监督”向“协同监督”迈出关键一步。未来,三省七县将以协作联动机制为纽带,持续织密生态保护监督“防护网”,以严明纪律护航水源安全,让一泓清水永续滋养京津冀豫沿线群众。(王立 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