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天下雨,但参加会议的同志还是自己驾着私家车来,没有发现有公车接送的,不少一把手还是骑着电瓶车来参会的……”不久前的一个雨天,在新野县会议中心院内,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同志在暗访时说。
清廉活动开展以来,面对公车不规范,尤其是“一把手”同城乘坐公车,个别后勤人员顺手接送子女上下学等群众颇有微词的不正常现象,新野县纪委监委加大检查力度和频度,进一步净化遏制了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现象的发生。
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保留的公车实行标识化管理,在车身醒目位置统一喷涂公务用车标识和举报电话,要求公车加装卫星定位系统,纳入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公车所属单位则建立台账,实行用车登记、凭单出车、一车一档等规范化管理。规范停车管理制度,非因公务活动,公车不准在居民小区、消费娱乐场所、酒店、学校等公共场所停放,严格实行公务用车回单位停放、节假日期间封存停驶等制度。
县纪委监委开通举报电话,设立监督举报平台,鼓励群众举报违规用车行为。群众发现疑似“公车私用”现象,即可用手机随时拍照、随时举报。对查实的“公车私用”行为,加大通报曝光和问责力度,对违纪人员实施严肃问责,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
通过规范公务加油卡使用管理,为精准靶向整治打开突破口,将整治重点聚焦到公车改革后单位无公车依然留有公务加油卡、公务加油卡由个人保管、违规报销或发放燃油补助、违规报销私家车费用等内容。县纪委监委通过查阅单位台账和财务凭证,查阅加油站公务加油卡使用记录,利用高速路收费站和加油站视频监控系统等进行大数据筛查比对,查找违规使用公车、公卡等问题。
顽瘴痼疾时间久,惯性思维破除难,紧盯关键少数不放松,让“领头羊”示范效应走正道。“我们将不断严格规范党政机关租车行为,不得巧立名目、弄虚作假违规租车或长期租用车辆,特别是租用本单位人员车辆,让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无处遁形。”在与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时,新野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王宽德 曹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