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昭廉】为民争田
2020-05-07 10:55 来源:
清风龙都

李珏(1481——1549),字廷重,号后庵,明朝开州(今经开区)人,进士,开州“八都”之一。历任长洲知县、东昌府知府、青州知州、徐州兵备道、浙江左参政、山东按察副使、大理寺卿等职。
明弘治十八年,李珏(jué)考中进士,初授长洲知县。
正德三年秋分刚过,这天一大早,长洲县衙的大门前就聚集了几十口人,他们群情激愤,吵吵嚷嚷。县衙的大门一开,他们立刻安静了下来,很自然的排起了长队,为首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他高声对着县衙里面喊:“我们有要事,要面见李大人!”李珏心想:自我到任以来,理断刑狱,已无积案。兴利除弊,民众也安居乐业。这么多人,一大早专门要见我,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想到此,他对皂吏吩咐道:“请他们进来说话!”
老者一进大堂,扑通一声跪倒,双手捧着状子:“李大人,你可要为小民做主啊!”
李珏一惊,连忙走下堂来,搀扶起老者,安慰道:“老人家莫要着急,有什么冤情就慢慢说与本官,本官定要为你等做主!”
原来,这一老者世代居住长洲,积累了些许家业,先辈便在长洲与无锡的交界处购置了十七亩田产。今年秋收时,长洲县十六户百姓突然接到无锡官府的传票,说这些涉及长洲县的二百二十亩田产原属无锡所有,是魏国公徐俌之地,现要无偿收回。
李珏对魏国公徐俌早有耳闻,他是开国功勋徐达的五世孙,称霸一方,无人敢惹。李珏问:“老人家说这田产属你祖辈所有,可有证据?”老者道:“有田地买卖契约为证。”说着就把这十六户的契约全呈了上去。李珏仔细查看契约,又详细询问了田地变迁情况,认定徐俌争要的田产确为长洲县民田。
李珏让师爷把田产契约誊写一遍,又向徐俌和无锡县令各修书一封,请求徐俌放弃争田。这时师爷悄声对李珏说:“大人要为民请命,可钦可敬,可这个魏国公的后台是朝廷大内总管刘瑾,您这样做会有不测之灾啊!”李珏听后不以为然,仍决定要为百姓争回田产。
第二天,徐俌就接到了李珏的公函,刚看到一半,就啪的一声摔到了地上:“一个小小七品芝麻官,也敢从中作梗,给我致信刘公公!”于是叫来管家交代一番,又为刘公公特意备好了例银。
半个月后,东厂的两名捕快闯进了长洲县衙,高声说道:“长洲县令李珏指示刁民闹事,侵占魏国公田产,图谋不轨,先将其拿下,押回京师问罪!”长洲百姓闻听此事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区区一件争田小事竟让他们的父母官身陷囹圄。李珏镇定地说:“父老乡亲,我李珏到任以来,行得端走得正,所谓刁民闹事、图谋不轨纯属捏造。诸位莫怕,子虚乌有之事焉能害我!”
长洲百姓后来得知,魏国公贿赂了刘瑾,诬告李珏。长洲百姓既愤慨又懊悔,早知如此,他们也不求李大人要回这点儿田产了。可事到如今,当务之急是营救李大人。一个乡绅说:“刘瑾帮着魏国公那是因为得了贿赂,咱们也筹钱送给刘瑾,这样李大人或许会从轻发落。”于是大家凑齐了五百两白银,送到了李府。
李珏的母亲张氏和妻子秦氏正在为李珏担心不已,但得知大家的来意后,母亲张氏说:“大家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儿没有任何过错,只是得罪了权贵。你们这样贿赂刘瑾,我儿本来无罪,反而有罪了。”长洲民众赞叹说:“李珏有一个深明大义的好母亲!”
李珏任长洲县令三年,因政绩卓著,升为山东清吏司刑部主事。离任时,长洲县大街两旁站满了赶来送行的百姓。
嘉靖五年,李珏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因受李福达案牵连而入狱,嘉靖十六年遇赦免还家。
嘉靖二十七年,李珏巡抚辽东监理军务,适逢蒙古俺答进犯辽东,李珏亲帅大军迎战,获辽东大捷,受到朝廷嘉奖。
辽东大捷后,李珏奉旨赴任大理寺卿。然因多年呕心沥血为国事操劳,身体每况愈下,倍感力不从心。不久就上疏朝廷,请求致仕。嘉靖帝了解详情后,恩准了他的请求。不久,李珏卒于乡里,享年69岁,朝廷遣官赐祭。
礼部右侍郎许成名为李珏撰写的墓志铭中说:“公德充而学懋,才敏而历久。正大足以服众,果毅足以断疑,明恕足以平冤。真一代磊落丈夫也!”
为民争田不畏官,巡抚辽东捷报传。
呕心沥血为国事,李公美德比云天。
——选自《鉴史昭廉》(濮阳市纪委监委编著)
责任编辑:
屈秀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