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多帮助,发展中有啥难题,找他们就行了。日前,建安区河街乡旺嘉食品公司负责人焦君雁说,“疫情期间,我们企业原材料运不进来,跟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打了个电话,他们就多方协调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事。”
焦君雁口中的“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是河街乡纪委根据区纪委监委统一部署,在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的特色服务,旨在立足纪检监察监督职能,持续加大营商环境监督力度,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办事能力,做好企业服务,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助推乡村振兴。
抓基层打基础,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乡镇纪委作为最基层的党内监督机关,其工作成效又直接关系基层政治生态。今年以来,建安区纪委监委根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部署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区乡镇(街道)开展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有效激活乡镇纪委的监督效能,实现基层监督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同向发力,切实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
硬件软件标准化 夯实工作之“基”
建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基”工作,并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这给区纪委监委开展好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安区建立了“区委统一领导、纪委协调推进、乡镇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务实管用”的工作思路,选取2个乡镇为试点、5个乡镇(街道)先行,采取以点连线、以线连面、全面铺开的方式,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
针对乡镇(街道) 纪(工)委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设备滞后的现象,建安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办公设备、办案设备、网络设置、上墙制度、宣传阵地、档案存放、印章管理、工作台账、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开展“6+1+N”建安特色建设工作,力求做到软硬件建设既有共性又有亮点。硬件建设上注重实用性,建立机构、阵地、人员、职责、制度、经费“六个一”标准统一规范。软件建设上突出专业性,统一制定了《信访接待工作流程》等19项制度流程,统一制作《三资公开板块村(社区)集体资金收支公示台账》等11类工作台账合订本,重点对监督检查、信访举报等10类业务制度、工作流程、文书模板进行梳理和规范,确保每个环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依图监督、照单干事”。
主责主业规范化 紧盯工作之“本”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中“有编缺人”“专职不专”、力量紧缺难干事的情况并不少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首先要解决“有人干、有能力干、有条件干”的问题。
建安区纪委监委按照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试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配备五名专职、两名兼职即“五专两兼”,全面充实基层监督执纪力量。人员配备到位只是解决了“有人干事”,要实现“干成事”,还需要“有能力干事”。建安区纪委监委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中实施强化能力行动,全员系统化提级培训,通过实践指导、传授经验等方式,帮助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结合各乡镇实际,按照“就近整合、便于工作”的原则,将全区16个乡镇(街道)组建为4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开展提级办案、交叉办案、联合办案,破解乡镇(街道)纪(工)委专业基础薄弱、实务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在以案代训、实战练兵中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实现从“老兵”到“精兵”的转变,推动基层监督效能和治理能力的大步提升。今年1-11月份,全区16个乡镇(街道)纪(工)委立案43件43人,与去年同期比提高65.4%。
“在学习和实战中找差距、补短板,各乡镇互学互比、共同进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也让我们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干起工作来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五女店镇纪委副书记周建涛在全区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交流心得时表示。
守正创新特色化 提升工作之“效”
数据跃升的背后是补足短板,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也是推动基层监督下沉落地的一个生动写照。
除了“硬件”配强、“软件”发力,建安区纪委监委还在守正创新上下功夫。全区基层基础建设中专门设置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立足监督主责,紧盯营商环境难点、痛点和堵点,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服务企业中的质效问题,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助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
试点乡镇河街乡、五女店镇以及新元街道、陈曹乡、灵井镇、桂村乡、许由办事处共7个乡镇(街道)按照区纪委监委统一部署,在规范6个基本功能室1个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外,还新增加了“N”特色。即结合地域特征,借助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如河街乡纪委运用“科技+”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在全乡试行干部工作实绩积分管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五女店镇纪委重点打造“廉”文化,在镇政府机关所在地建设“清风长廊”,把廉洁古诗和廉洁故事绘制于廊壁,在镇纪委办公区域设置廉洁读书角,在主要行政村道路两侧穿插设置廉洁警示标语,设置廉洁文化墙等,打造清廉乡村新生态,以“廉文化”来熏陶和引导党员干部正心修身,弘扬清风正气。
“把廉洁文化融入乡风民风,依靠群众监督力量,能更好做实做细村级监督,倒逼乡村干部阳光公开履职,提高了群众对乡镇纪委的信任度。”建安区五女店镇纪委书记尚旭表示。
“规范+创新”使建安区基层监督执纪力量得到有效提升,“试点先行、全区跟进”的建安区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建设在历经磨合后趟出一条“建安之路”。
“纪检监察‘三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加强基层基础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建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大幸表示,继续以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为抓手,坚持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一线延伸,从“有形”向“有效”深度转化,以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建安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